再论法律解释的目标——德国主/客观说之争的剖析与整合

被引:27
作者
雷磊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主观说; 客观说; 权威; 正确性; 初步优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9.516 [];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030101 ;
摘要
对法律解释目标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德国方法论学说中的主观说与客观说之争。这场争议的实践意义在于,两者通过排定不同的方法次序在个案中产生不同的解释结果。主观说与客观说各自存在许多支持与反对的理由,在这些理由背后隐藏着相对立的立场。在法哲学的层面上,它反映为权威与正确性的价值之争;在法政治学的层面上,它反映为立法权与司法权之争。一种恰当的整合性理论主张主观说对于客观说初步的优先性,它体现了温和的宪政主义立场。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联邦党人文集.[M].(美)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等著;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12]  
法律实证主义:五个半误解.[J].约翰·伽德纳;雷磊;.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7, 02
[13]   法律解释的困境 [J].
桑本谦 .
法学研究, 2004, (05) :3-13
[14]  
论法的精神.[M].(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