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

被引:124
作者
刘大为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构式的不可推导性; 语法构式; 修辞构式; 修辞动因; 构式的整合; 构式义的引申;
D O I
10.16027/j.cnki.cn31-2043/h.2010.04.013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从构式的不可推导性出发,通过探讨不可推导性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提出了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的区分并界定了它们的基本性质。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语法功能和修辞动因的连续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修辞构式的不可推导性是如何产生的,它对于修辞构式的必然性和积极作用,不可推导性造成的修辞构式对一个规定性场景的依赖以及由此形成的研究方法取向等问题,目的是将两种构式分析为一个连续统,将语法学和修辞学整合为一个学科统一体。在后半部分,文章借鉴了构式语法的研究方法并加以调整,从构式的整合和构式义的引申两个方面研究了修辞构式的形成。对前者,主要研究了角色关系的变化和侧重关系的调整;对后者,主要研究了构式义因为规定场景的依赖和默认条件的丢失而引起的引申,在修辞构式的视野中以案例的方式发现并研究了一些修辞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评本刊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 [J].
辛仪烨 .
当代修辞学, 2010, (02) :33-49
[2]   从构式理论、三层语法看辞格构式的生成 [J].
王珏 .
当代修辞学 , 2010, (01) :56-66
[3]   构式与意象图式 [J].
陆俭明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6 (03) :103-107
[4]   修辞性疑问:动因与类型——修辞性疑问的分析框架之二 [J].
刘大为 .
修辞学习 , 2009, (01) :10-25
[5]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 [J].
陆俭明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4, (02) :15-20
[6]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2, (05) :387-399+478
[7]   句式和配价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0, (04) :291-297+381
[8]  
从施受关系到句式语义[M]. 商务印书馆 , 张伯江,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