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罕见病儿童的青年家庭抗逆力分析

被引:8
作者
纪文晓 [1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罕见病; 家庭; 类型; 抗逆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9 [小儿全身性疾病]; C913.11 [家庭、家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选取质性研究中叙述分析的方法,本研究重点探寻了养育罕见病儿童的青年家庭抗逆力的类型、策略及特点。研究发现,养育罕见病儿童的青年家庭的抗逆力主要存在以下五种类型:拓展升华型、内部均衡型、动荡型、挣扎型及放弃型;这五种类型又可以进一步概括为"精英带动型"和"资源/制度制约型";家庭抗逆力得以发挥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家庭内部精英人物和家庭本身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调整;家庭抗逆力发挥的主要阻碍除了个体人格特质、家庭结构与关系要素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来自资源和制度的制约。目前的家庭抗逆力呈现出结构制约下的个体行动主动性和策略性行动明显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7+96 +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 Relationship of Family Coping with Head Injury to Family Adaptation". Kosciulek,J. Rehabiitation Psychology . 1994
[2]  
社会抗逆力:风险管理理论的新思考[N].  &nbsp光明日报. 2009 (011)
[3]   转型期家庭压力特征和社会网络资源的运用 [J].
徐安琪 ;
张亮 .
社会科学研究, 2008, (02) :112-119
[4]  
罕见病:医学的孤儿[J]. 李昆仑.  中国新闻周刊. 2012(06)
[5]   残疾人家庭抗逆力与创伤康复研究——基于残疾儿童家庭个案 [J].
夏少琼 .
残疾人研究, 2014, (01) :28-31
[6]  
Risk,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Perspective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 Emmy E. Wern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 1993
[7]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The Consumer Reports study. Seligman M E.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 1995
[8]  
Traits of a Healthy Family. Curran,D. . 1983
[9]  
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 Walsh,Froma. . 2006
[10]  
"Resilience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Three Case Studies.". Turner,S.G.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Social Services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