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12
作者
曹泽玲 [1 ]
叶平 [1 ]
龙超良 [2 ]
陈凯 [2 ]
李小卫 [2 ]
汪海 [2 ]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二科
[2] 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毒物研究所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吡格列酮; MMP-2; 心脏; PPAR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一为再灌注30min组,进一步分为假手术组(n=5)、模型组(n=6)和吡格列酮(3mg·kg-1,n=7)组,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和心肌梗死面积;另一为再灌注2h组,再分为假手术组(n=5)、模型组(n=6)以及吡格列酮0.3mg·kg-1(n=6)、1mg·kg-1(n=7)和3mg·kg-1(n=6)组,共5组,免疫组化检测MMP-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和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γ)蛋白质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梗死面积(necrosis,nec)与缺血区面积(area at risk,aar)之比减少28%(P<0.01),nec与左室面积(left ventricular,lv)之比减少32%(P<0.01);吡格列酮作用后心率和反映心脏收缩功能指标的+dp/dtmax以及反映舒张功能指标的-dp/dtmax明显改善(P<0.05~0.001)。吡格列酮0.3、1、3 mg·kg-1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MMP-2蛋白质和mRNA表达,增加PPARγ蛋白质和mRNA表达(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而抑制MMP-2表达实现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12 / 11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Degradation and covalent complex formation accompanied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Jason L,Kent A, Jennifer E,Van Eyk,Troponin I. Circulation Research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