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视角下两种经济全球化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10
作者
朱燕 [1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
[2] 中央党校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 “一带一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种经济全球化模式,一种是20世纪以来西方大国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另一种是2013年以来中国倡导的以"一带一路"为载体的新型经济全球化。两种经济全球化都是通过国际分工进行的,却存在着本质区别。从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视角来看,两种模式在增长方式、参与方式、合作方式以及利益分享方式等方面存在区别。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通过国际分工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分工协作的生产力效应异化为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成果,利益分配不平衡。而在新型经济全球化模式中,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创造的生产力成果由各参与国共同分享,构建起以全人类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命运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从全球资本主义到世界社会主义——萨米尔·阿明思想评析 [J].
汪信砚 ;
周可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 (03) :110-121+160
[2]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考 [J].
范锡文 ;
宋周 .
人民论坛, 2016, (14) :236-238
[3]   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新的推动者——从“一带一路”建设看中国开放新格局 [J].
谢鲁江 .
桂海论丛, 2016, 32 (01) :62-66+2
[4]   关于经济全球化两种代表性理论范式的比较 [J].
董金明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 (05) :23-27
[5]  
外围资本主义[M]. 商务印书馆 , 普雷维什, 2015
[6]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7]  
商务印书馆 .2 ﹝埃及﹞萨米尔.阿明,高铦译. 商务印书馆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