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中国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分类及其与气候指数极端性的联系
被引:18
作者:
王晓娟
[1
,2
]
沈柏竹
[1
]
龚志强
[3
]
封国林
[4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3]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诊断室
[4]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
空间分类;
气候指数;
极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客观识别技术,对1951—2010年中国冬季的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进行客观识别.根据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将综合指数前60位的事件划分为全国型、东部型、东北-华北型、华北-华南型、北方型和西北-华南型六类;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类型低温事件形成的环流背景场验证了分类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1971年1月21日开始的典型事件为例,分析了事件对应的海温场、高度场和风场的异常,确定与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联系较密切的可能气候因子,进而分析不同类型事件与各气候指数异常的对应关系.总体而言,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指数异常偏小、北太平洋涛动指数异常偏小、北极涛动指数异常偏小和冬季风异常偏强时,发生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概率较高;且这四种指数的历年冬季平均值达到15%(或85%)极端阈值的年份中,发生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百分率分别达到80.0%,77.8%,60.0%和62.5%,从而为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诊断和预测研究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38 / 448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