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计划经济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悬殊的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周志太
[1
]
翟文华
[2
]
机构:
[1]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实物收入;
自留地收入;
计划价格合理说;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14.05.029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计划经济时期,即使仅仅考虑和计算城镇居民享有的公房补贴、价格补贴和劳保福利费,这些农民并不能享有的实物收入,加上城镇居民的货币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平均比为3.44。其被忽视的原因是当时的计划价格反映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决定价值实现的市场价格的要求;同时,低价统购、低价统销粮食等必要生活资料,降低了必要劳动时间,生产了相对剩余价值,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目的。而农民自留地的收入,完全可以通过"平调"的负收入来抵消。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