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试点的产生机制及偏离效应分析——以中央发动的政策试点为例

被引:22
作者
刘宏玉 [1 ]
范炳良 [2 ,3 ]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常熟理工学院社科处
[3] 苏州大学
关键词
政策试点; 产生机制; 中央政府; 偏离效应;
D O I
10.19572/j.cnki.ldkx.2019.04.015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我国的政策试点发起方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层主体。从央地关系角度来看,中央推动的政策试点在产生机制上可以分为中央直接指定、中央指定与地方申报相结合、中央直接组织地方申报三种方式,而中央政府选择指定或者申报方式背后均有理论与现实的考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试点产生一些偏离效应,如试点选定的舆论导向偏移、试点期限强制力弱、试点产生透明度低、试点"福利"局部堆积等。因此,必须再次客观地审视我国的央地关系,合理、适度地把握政策试点产生机制,将潜在或现存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发挥我国试点传统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创新与扩散:新型行政审批制度在中国城市的兴起 [J].
朱旭峰 ;
张友浪 .
管理世界, 2015, (10) :91-105+116
[2]   政策试点的特征:基于《人民日报》1992—2003年试点报道的研究 [J].
梅赐琪 ;
汪笑男 ;
廖露 ;
刘志林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3) :8-24+202
[3]   基于中央选择性控制的试验——中国改革“实践”机制的一种新解释 [J].
刘培伟 .
开放时代, 2010, (04) :5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