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视角下的征地实践:基于鄂中L村的考察

被引:8
作者
杜姣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征地; 村庄; 利益博弈; 社会失序;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6.01.07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D922.32 [农业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30107 ;
摘要
基于对既有征地研究中政治抗争视角以及批判我国当前土地制度视角的反思,研究发现,需要将国家征地行为置于村庄之中,实现征地情境的还原,揭示征地本身的复杂性、所牵涉征地主体及其利益诉求的多样性,才能整体和客观理解征地纠纷和冲突产生的实质。通过对鄂中L村征地实践过程的详细展现和考察,发现征地纠纷主要是村庄内部各主体针对征地利益博弈的结果,与抗争政治视角中农民的利益或权利受损无关,也与当前我国土地制度(包括征地制度)所隐含的土地发展权国有的规定无关。村民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因博弈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村庄利益分配秩序的失衡,引发了村庄公共资源分配失序、村庄社会关系紧张、村庄历史遗留问题被激活等社会后果,侵蚀着村级组织的合法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征地拆迁对农村阶层分化的影响——基于湖北省荆门市城郊农村的调查 [J].
杨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1) :114-120
[2]   城郊农民的预期征地拆迁:概况、表现与影响——以荆门市城郊农村为例 [J].
杨华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7 (02) :98-105
[3]   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前景 [J].
陈柏峰 .
法学研究, 2012, 34 (04) :99-114
[4]   地利共享是中国土地制度的核心 [J].
贺雪峰 ;
魏继华 .
学习与实践, 2012, (06) :80-83
[5]   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 [J].
王汉生 ;
王一鸽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61-92+244
[6]   征地与农村治理问题 [J].
温铁军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01) :1-3
[7]   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收益分配及其合理性评价——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 [J].
梁爽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1) :4-8
[9]   农村宅基地限制交易的正当性 [J].
陈柏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4) :44-48
[10]   关于我国农地转非自然增值分配理论的新思考 [J].
周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2) :4-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