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黄土高原清水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和降雨变化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唐丽霞
[1
,2
]
张志强
[1
]
王新杰
[3
]
王盛萍
[4
]
查同刚
[1
]
机构:
[1]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2] 贵州大学林学院
[3]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4] 华北电力大学
来源: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降雨;
土地利用;
侵蚀产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近50 a来,在气候变化和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实施的背景下,黄土高原的侵蚀产沙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黄土高原典型中尺度流域清水河流域(面积436 km2)为研究对象,利用1959、1986、2007年的土地利用解译结果和1960—2005年该流域实测输沙和降水资料,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滑动t检验法研究了该流域年输沙量、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并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相结合分析了该流域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对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该流域年输沙量47 a间有显著的下降趋势,突变点位于1980年;降雨量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极端降雨指数下降。降雨因素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为9.89%,土地利用的贡献率为90.11%,土地利用变化中工程措施淤地坝的贡献率为5.56%,植被变化的贡献率为84.55%。该流域47 a间乔木林地面积增加了944.27%,灌木林地增加了19.33%,表明清水河流域林地面积增加是导致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340 / 1349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