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透明度、税收负担与隐性经济规模——基于200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曾莲
盖亚洁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税收负担; 隐性经济规模; 空间效应; 门槛效应;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8.07.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采用微观国民收入与支出差异法衡量31个省、市、自治区隐性经济规模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透明度和税收负担对隐性经济规模的影响,并利用2006—2014年的省级政府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与地区隐性经济规模呈现负相关关系,财政透明度高的地区的隐性经济规模明显小于财政不透明的地区,提高财政透明度能够有效抑制地区隐性经济规模;地区税收总负担、直接税负担、间接税负担、地方财政税收负担、地区财政负担与隐性经济规模并非是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即各地区的隐性经济规模并不是随着各项税收负担的加重而无限扩张,而是在各项税收负担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之后,隐性经济规模会缩小,即呈现倒U型关系;隐性经济规模与税收负担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税收负担只有在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有效抑制隐性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GDP增长率、居民统计收入都与隐性经济规模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可以有效抑制隐性经济规模的扩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J].
潘俊 ;
杨兴龙 ;
王亚星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8 (12) :52-63
[3]   税收负担、政府管制对地区隐性经济的影响研究 [J].
李永海 ;
孙群力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1 (02) :88-100
[4]   提高财政透明度抑制隐性经济规模了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李永海 ;
孙群力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3) :8-16
[5]   中国地下经济的区域发展分化: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检验 [J].
王永兴 ;
景维民 .
南开经济研究, 2014, (06) :44-57
[6]   灰色收入测算新模型:中国的应用——基于比例效用理论视角 [J].
王首元 ;
王庆石 .
财贸研究, 2014, 25 (05) :10-18
[7]   基于MIMIC模型的我国未观测经济规模分析 [J].
杨贵军 ;
王航 ;
刘燕 .
统计与决策, 2014, (02) :112-116
[8]   中国省级地下经济与环境污染——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实证 [J].
闫海波 ;
陈敬良 ;
孟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S2) (S2) :275-280
[9]   中国的隐性经济规模与收入不平等 [J].
杨灿明 ;
孙群力 .
管理世界, 2010, (07) :1-7
[10]   中国未被观测经济规模——基于MIMIC模型和经济普查数据的新发现 [J].
徐蔼婷 ;
李金昌 .
统计研究, 2007, (09)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