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B修复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过程中NH4+的变化规律

被引:2
作者
崔海炜
孙继朝
黄冠星
荆继红
张媛静
王金翠
张英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可渗透反应墙(PRB); 垃圾渗滤液; 地下水; NH4+;
D O I
10.13758/j.cnki.tr.2012.05.007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实验模拟地下水修复,以被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沸石、无烟煤、陶粒、活性炭、炉渣、钢渣、粉煤灰、零价铁作为填充材料,设计6种可渗透反应墙(PRB),分别为反应器1、2、3、4、5和6。分3个试验阶段对PRB技术修复污染地下水中NH4+变化规律进行实验模拟研究,分析了反应器NH4+变化原因并探讨了NH4+变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H4+去除率普遍较低,含沸石反应器脱氮效果最好,也仅为49.8%,部分反应器甚至出现负值;水解酸化作用,产生一定量NH4+和有机酸,造成反应器出水pH值降低和填充材料NH4+相对去除率偏低。PRB技术治理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技术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15 / 8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铁炭耦合Fenton试剂-混凝沉淀法预处理DMAC废水 [J].
李杰 ;
程爱华 ;
孙莉婷 ;
蒋进元 ;
周岳溪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07) :902-907
[2]   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镁的吸附性能研究 [J].
宋吉英 .
化学世界, 2010, 51 (05) :267-269+273
[3]   微电解-絮凝预处理味精发酵废母液实验研究 [J].
李东伟 ;
兰天 ;
高先萍 .
环境工程学报, 2009, 3 (11) :1977-1980
[4]  
厌氧氨氧化菌的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分布[J]. 陈婷婷,郑平,胡宝兰.应用生态学报. 2009(05)
[5]   PRB修复多组分与单组分污染地下水的实验 [J].
杨维 ;
杨军锋 ;
高延纲 ;
王立东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2) :333-337
[6]   城市垃圾渗沥液引起地下水氮污染的研究 [J].
夏立江 ;
许立孝 ;
温小乐 ;
林征峰 ;
李轶伦 ;
贺志坚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2) :108-110
[7]   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J].
高俊敏 ;
郑泽根 ;
王琰 ;
豆俊峰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1, (01) :114-117
[8]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胡纪萃编著, 2003
[9]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during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TCE in batch experiments with iron samples from reactive barriers[J] . Christoph Schüth,Markus Bill,Johannes A.C. Barth,Gregory F. Slater,Robert M. Kalin.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 2003 (1)
[10]  
Preferential flow path development and its influence on long-term PRB performance: column study[J] . W Kamolpornwijit,L Liang,O.R West,G.R Moline,A.B Sullivan.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