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模式与应用

被引:5
作者
张显松 [1 ]
方升佐 [2 ]
杨德超 [1 ]
吕志英 [2 ]
机构
[1] 贵州普定县林业局
[2] 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恢复; 技术措施; 造林模式; 应用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效果为例,针对影响林业发展的障碍性因子,阐述了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按立地条件,提出了灌木林地、疏林地的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的人工造林的技术思路、主要技术措施和造林模式,并对所构建的植被恢复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石旮旯里生“金银” [J].
胡德江 ;
安英 .
国土绿化, 2007, (05) :27-27
[2]   贵州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因子分析法研究 [J].
卢晓强 ;
杨德超 ;
张显松 .
西部林业科学, 2006, (02) :78-81+85
[3]   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防治 [J].
苏维词 ;
杨华 ;
李晴 ;
郭跃 ;
陈祖权 .
土壤通报, 2006, (03) :447-451
[4]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质量退化分析 [J].
袁菊 ;
刘元生 ;
何腾兵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 (03) :230-233
[5]  
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M].高贵龙等编著;.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