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型水生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对湖泊营养盐的影响

被引:35
作者
雷泽湘 [1 ]
徐德兰 [2 ]
顾继光 [3 ]
刘正文 [3 ]
机构
[1]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3]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太湖; 水生植物; 营养盐; 氮、磷; 沉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运用野外调查方法,于2004年5月和9月,对太湖32个点的水生植物进行了环湖调查,发现沉水植物主要有: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等;浮叶植物主要有: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金银莲花(Nymphoides indica)和野菱(Trapa quadrispinosa)等;进一步分析了大型水生植物对太湖湖水和沉积物的营养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生长与分布对其水体中N、P营养盐有显著影响。有草区上覆水中TP含量(5月、9月分别为0.067、0.050mg·L-1)和沉积物中TP含量(5月为0.399mg·g-1)显著低于无草区(水体分别为0.133、0.129mg·L-1;沉积物为0.513mg·g-1);有草区沉积物中的氮(0.010mg·g-1)和有机质(分别为7.402、6.502mg·g-1)要高于对照(氮0.007mg·g-1;有机质5月、9月分别为5.755、5.455mg·g-1)。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表明太湖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水和沉积物营养盐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水环境·水灾害.[M].杨桂山;王德建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金相灿;屠清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4]   几种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 [J].
刘春光 ;
王春生 ;
李贺 ;
赵乐军 ;
李国良 ;
孙红文 ;
庄源益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S2) :635-638
[5]   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J].
雷泽湘 ;
谢贻发 ;
徐德兰 ;
刘正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03) :553-554
[6]   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及其沼泽化 [J].
谷孝鸿 ;
张圣照 ;
白秀玲 ;
胡维平 ;
胡耀辉 ;
王晓蓉 .
生态学报, 2005, (07) :1541-1548
[7]   梁子湖水生植被1955—2001年间的演替 [J].
葛继稳 ;
蔡庆华 ;
李建军 ;
刘建康 ;
刘胜祥 ;
蒲云海 ;
王希群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1) :14-20
[8]   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对湖泊水环境N、P因子影响 [J].
马凯 ;
蔡庆华 ;
谢志才 ;
黎道丰 ;
刘瑞秋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3) :232-237
[9]   东太湖水生植物生物质腐烂分解实验 [J].
李文朝 ;
陈开宁 ;
吴庆龙 ;
潘继征 .
湖泊科学, 2001, (04) :331-336
[10]   东太湖水生植被及其沼泽化趋势 [J].
张圣照 ;
王国祥 ;
濮培民 ;
千金良·达哉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9, (02)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