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生产优势度与稳定性系统分析

被引:5
作者
李新平
孙敦立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杭州
[2]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
关键词
冬小麦; 玉米; 复合种植模式; 生产优势度; 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4.3 [套作、复种];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 ,与冬小麦——夏玉米平作相比 ,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生产优势度两年平均为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 =0 .36:0 .2 0 :0 .4 4 ,春玉米的生产优势度偏低 ,提高春玉米对总产量的贡献是进一步挖掘复合种植模式增产潜力的可行途径 ;同时 ,复合种植模式的稳定系数两年平均为 0 .4 690 ,提高 56.4 4 %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明显增强 ,保持高产的稳定性更大。表 2 ,参 5
引用
收藏
页码:256 / 259+262 +2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复种与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J].
史俊通 ;
刘孟君 ;
李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1) :54-60
[2]   对草地植物优势度指标的商榷 [J].
王宝山 .
草业科学, 1996, (06) :54-55
[3]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J].
叶茂新 ;
蔡士魁 ;
施向超 ;
卢铁农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9, (02) :16-18
[4]   我国的多熟制及其发展方向(综述) [J].
信迺诠 ;
佟屏亚 .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04) :88-92
[5]   华北平原地区麦田两熟的光能利用、作物竞争与产量分析 [J].
刘巽浩 ;
韩湘玲 ;
赵明斋 ;
孔扬庄 .
作物学报, 1981, (01) :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