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及其运算规则

被引:42
作者
李爱梅
凌文辁
机构
[1]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2]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心理账户; 非替代性; 运算规则; 值函数;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4.04.049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心理账户理论 (MentalaccountingTheory)由萨勒 (Thaler)教授提出 ,他认为 :小到个体、家庭 ,大到企业集团 ,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心理账户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 :一是非替代性 ;二是具有不同于经济学的特定运算规则。本文分析了心理帐户非替代性的三种表现 ,从值函数 ,得与失的编码规则和参照点效应探讨了心理帐户的特定运算规则。这对解释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有重要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52 / 9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风险决策中的价值运算?——兼谈Kahneman的贡献 [J].
张玲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3) :274-280
[2]   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J].
周国梅 ;
荆其诚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