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史观”与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

被引:2
作者
郑起东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
整体史观; 近代中国; 乡村史研究;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2.03.025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随着近代乡村史研究的深入,持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沉沦观"和"停滞论"的学者有所减少,而论证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有所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是,对于近代以来,尤其抗日战争前的华北乃至全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仍存在低估倾向。其原因是缺乏整体史观的认识,未能把区域研究和全国研究结合起来,把短时段研究和长时段研究结合起来,把个别研究和综合研究结合起来。因此,当下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应坚持整体史观,全面看待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把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作为农业发展的综合指标,对近代中国农村经济进行正确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 [J].
郑起东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0, (01) :55-72
[2]   近代华北的农业生态与社会变迁─—兼论黄宗智“过密化”理论的不成立 [J].
王建革 .
中国农史, 1999, (01) :46-58
[3]  
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M]. 上海书店出版社 , 郑起东著, 2004
[4]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刘佛丁等著, 1997
[5]  
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M].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吴承明著, 1996
[6]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 1995
[7]  
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许道夫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