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熟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

被引:48
作者
崔金杰
夏敬源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安阳
[3] 安阳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棉花害虫; 自然天敌; 综合防治;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2000.02.010
中图分类号
S435.62 [棉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7年在田间研究了转Bt基因棉品系R93-4在一熟种植方式下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棉造桥虫(Anomis flava)有良好的抗性,发生高峰期百株幼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中12,但转基因棉田仍需防治第3和第4代棉铃虫。和常规棉相比,转基因棉自然控制田和综合防治田的棉苗蚜(Aphis gossypii)分别增加25.5%和减少84.3%,红蜘蛛(Tetranychus urticae)分别增加44.2%和减少94.0%,棉蓟马(Thrips tabaci)分别减少20.8%和60.0%,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分别增加29.7%和23.1%,棉叶蝉(Empoasca biguttula)分别增加118.8%和减少42.5%,七星瓢虫分别减少14.0%和30.2%,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分别减少8.5%和增加75.7%,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分别增加15.9%和11.8%,草蛉(Chrysopa sp.)分别增加14.0%和139.5%,小花蝽(Orius minuts)分别减少1.6%和55.1%。可见,转基因棉田刺吸性害虫发生数量加重,捕食性天敌数量减少不明显,但寄生性天敌数量明显减少。转基因棉田采取综合防治后,能较好地保护和增殖自然天敌,有效地控制非目标害虫的为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