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断裂对松辽南部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被引:47
作者
赵文智
李建忠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基底断裂; 走滑; 断层-岩性油藏; 油气聚集; 长岭凹陷;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南部主要发育北东、北西和东西向 3组基底断裂 ,受不同大地构造环境控制 ,表现为伸展、走滑和挤压多种活动性质。以长岭凹陷、英台 四方坨子两个地区为例 ,分析了基底断裂对盆地区域构造格架、二级构造单元和次级断层形成与展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 :长岭凹陷发育北东向的基底断裂 ,控制北西向次级断层带的形成 ;英台 四方坨子地区沿嫩江存在一条北北西向的隐伏基底断裂 ,与北东向的哈拉海等基底断裂共同作用 ,使次级断层展布方向以南北向为主 ;北西、南北向次级断层对形成大面积断层 岩性油藏有重要控制作用 ;北西向基底断裂呈右行走滑性质 ,主要起到调节北东向断裂带延伸方向的作用 ;北东向断裂带、近南北向的嫩江断裂带附近是下一步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成藏要素及勘探方向 [J].
关德师 ;
李建忠 .
石油学报, 2003, (03) :24-27
[2]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与古应力场 [J].
万天丰 .
地球科学, 1995, (05) :526-534
[3]   郯庐断裂巨大平移的时代与格局 [J].
陈丕基 .
科学通报 , 1988, (04) :289-293
[4]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J].
黄汲清 ;
任纪舜 ;
姜春发 ;
张之孟 ;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1977, (02) :117-135
[5]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高瑞祺等著, 1997
[6]  
中国东北地体与东北亚大陆边缘演化[M]. 地震出版社 , 邵济安著, 1995
[7]  
松辽盆地演化与海平面升降[M]. 地质出版社 , 王东坡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