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2004年中国石油储量变化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抗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石油; 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984-2004年我国石油储量变化及其大区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东部老区已处在稳产阶段后期,但其剩余可采储量的下降大体为西北和海域的增加所弥补;海域内渤海剩余可采储量的增加在弥补南海的降低后才是对全国剩余可采储量增加的贡献;陆上五大盆地20年可采储量的增加占全国同期的76%。20年来全国采收率呈降低趋势。今后,东部老区与西北(加海域)之间减、增的平衡状况决定着全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的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15+49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胜利油田油气勘探新进展 [J].
李丕龙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472-478
[2]   科研“二八律”与企业、政府科技行为 [J].
刘进先 ;
邹德文 ;
陈要军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4-16+26
[3]   从近20年来东部剩余可采储量变化看老油区的潜力 [J].
张抗 .
中国石油勘探, 2003, (02) :1-12+5
[4]   1980年以来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变化分析 [J].
张抗 .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04) :1-8+14
[5]  
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M]. 中国石化出版社 , 张抗等著, 2002
[6]  
中国油气新区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高瑞祺,赵政璋主编, 2001
[7]  
油气田生命周期和战术战略接替[M]. 地质出版社 , 张抗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