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解释与分析

被引:9
作者
陈成
吴群
万丽平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制; 规模效益; 土地级差收益;
D O I
10.13842/j.cnki.issn1671-816x.2006.03.01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研究了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效益,并对其形成因素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主要的结论是: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上能够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而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配置、农民就业风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级差收益的分配是导致该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的评析与思考 [J].
石霞 ;
张燕喜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3, (01) :83-88
[2]   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产权设置——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股份合作制研究 [J].
温铁军 ;
阎辉 .
农村经营管理, 1997, (06) :29-30
[3]   农地股份合作制产权特征分析及政策启示 [J].
钱忠好 .
农业经济, 1999, (11) :21-23
[4]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机理分析 [J].
解安 .
生产力研究, 2002, (06) :98-100
[5]   南海市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研究 [J].
朱守银 ;
张照新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6) :43-47
[6]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 [J].
王小映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6)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