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阴虚、阳虚患者尿肌酐量与尿尿素量的比较

被引:9
作者
毛良
沈静芬
吴禄芳
机构
[1]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实验研究室
[2]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
关键词
患者; 慢性肾炎; 尿素; 氮化物; 中医分型;
D O I
10.16305/j.1007-1334.1982.08.03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人体的形气、水火、寒热、动静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它和能量代谢及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刺志论》说:“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中医所讲的气,主要属于阳的范畴,其作用是维持正常体温,“熏皮熏肉”,及供给生命活动和劳动所需的能量。古人把气视为“力”,又比喻为“炉中之火”,如汉代王充在《论衡·儒增篇》中说:“人之精乃气也,气乃力也”;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