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国内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几点看法

被引:5
作者
王兰生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无机成因理论; 共存; 共生; 人工自然; 天然自然; 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简单回顾了国内目前对油气的无机成因、有机成因争论的现状。从狭义的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天然气的定义入手,从共存与共生、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以及成气与成藏3个方面,指出目前国内油气无机成因理论在认识方法上的错误。在共存与共生方面,无机成因论者几乎是用天然气中烃类气体与非烃类气体共存、原油中烃类物质与非烃类物质共存来证明共生,但共存不等于共生,共生也不等于共存。在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方面,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费-托反应而把甲烷合成类石油物质属人工自然,但迄今没有在自然界找到费-托反应存在的直接证据,无法证明存在类似的天然自然现象。在成气与成藏方面,虽存在非生物成因的甲烷气,但成气不等于成藏,有了成气的过程也绝不保证成藏的必然性。参8
引用
收藏
页码:772 / 7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再谈油气成因和拓宽勘探领域问题 [J].
张景廉 ;
张虎权 ;
卫平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2) :143-147
[2]   “威远气田的气源以有机成因气为主”——与张虎权等同志再商榷 [J].
戴金星 .
天然气工业, 2006, (02) :16-18+159
[3]   生油理论值得重新审视——答黄第藩、梁狄刚《关于油气勘探中石油生成的理论基础问题》一文 [J].
李庆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13-16
[4]   关于油气勘探中石油生成的理论基础问题——与无机生油论者商榷 [J].
黄第藩 ;
梁狄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5) :1-10
[5]   也谈威远气田的气源——与戴金星院士商榷 [J].
张虎权 ;
卫平生 ;
张景廉 .
天然气工业, 2005, (07) :4-7+12
[6]   打破思想禁锢,重新审视生油理论——关于生油理论的争鸣 [J].
李庆忠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1) :7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