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与演变

被引:7
作者
鲁振祥
机构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键词
跃进; 大跃进; 农业大跃进; 全面大跃进; 继续大跃进; 量化; 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和内涵的演变 ,是共和国经济思想史、三年“大跃进”史的构成内容之一。“跃进”本是汉语中一个普通常用词。周恩来首先用该词来说明 1 956年的经济发展速度 ,毛泽东则用它与 1 956年周恩来等的“反冒进”相对立。 1 957年下半年《人民日报》已有上百篇文章和报道使用“大跃进”一词 ,开始主要用于对 1 956年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估 ,随后变为对当前经济建设的号召———掀起“农业大跃进”。 1 958年初 ,“农业大跃进”又发展为“全面大跃进”。随着“大跃进”高潮的到来 ,“大跃进”一词的使用频率也达到高峰。 1 959年 ,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对“大跃进”一词加以量化 ,但量化的指标仍是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当年和1 96 0年 ,又有“继续大跃进”和“连续大跃进”两个词语的广泛使用。 1 96 1年起 ,作为当时经济建设方针 ,“大跃进”被“调整”所代替 ,但作为一种经济建设思想 ,仍坚持了多年 ,不过已被重新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8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