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紧张”

被引:29
作者
侯惠勤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内在紧张; 科学与意识形态; 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 历史与逻辑; 个人与社会; 理论与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紧张”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改变世界”的理论所特有的展示方式,是理论在实现自身的过程中把握了实践的需要,与实践相互作用、相互改造的特殊状态,是理论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内在根据。“内在紧张”的运动关系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生长机制。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内在紧张”的状态,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理论创新的压力和机遇,克服这种“内在紧张”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现过程。从科学与意识形态、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历史与逻辑、个人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等五大理论“内在紧张”的矛盾关系及其逻辑关联,可以清晰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质。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6+204 +20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意识形态[M] (英)大卫·麦克里兰(DavdMclellan)著;孔兆政;蒋龙翔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2]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 (英)K.R.波普尔(KarlRaimundPopper)著;陆衡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  
社会学主要思潮[M] (法)阿 隆(Aron;R.)著;葛智强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4]  
哲学史讲演录[M] [德]黑格尔(G·W·F·Hegel) 著;贺麟;王太庆 译 商务印书馆 1978,
[5]  
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M] 哲学研究编辑部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
[6]  
辩证理性批判[M] (法)萨特尔;(Sartre;J.P.)著;徐懋庸译; 商务印书馆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