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干旱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10
作者
师庆东 [1 ]
吕光辉 [1 ]
潘晓玲 [1 ]
齐家国 [1 ]
师庆三 [2 ]
机构
[1] 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2]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遥感; 植被覆盖度; 绿洲; 人类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中、大尺度的区域研究中,利用遥感数据与方法分析植被的覆盖变化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连续近20年(1982-2000年)从 NOAA/AVHRR数据中提取的植被覆盖度指数,按不同植被覆盖度的指标,采用分区分类法对中国西部干旱区进行了分类,得到植被分类结果图,提取了各类植被在每个年度的面积数据,显示了各类植被面积变化的过程,并初步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近20年来,干旱区各区域相同植被类型的变化状况不完全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北疆地区无植被覆盖类型面积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南北疆在绿洲面积增加的同时,中、高覆盖度植被减少,即在绿洲与沙漠之间的过渡带植被面积减少,柴达木盆地荒漠面积增加,森林、草甸类植被面积减少,表现出该区域生态环境退化。综合各区各类植被的变化来看,在平原区荒漠无植被区是稳定的(与其总面积相比),绿洲也是西部干旱区较稳定的植被类型,而且是不断扩大的植被类型。人类活动已是西部干旱区、平原地区植被类型发生显著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在这二者之间的过渡带类型的植被,尤其是中、高覆盖度植被的面积在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三工河流域荒漠绿洲植被动态及其成因分析 [J].
赵成义 ;
宋郁东 ;
王玉潮 ;
蒋平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249-254
[2]   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 [J].
方精云 ;
朴世龙 ;
贺金生 ;
马文红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3, (06) :554-565+578
[3]   遥感影像中分区分类法及在新疆北部植被分类中的应用 [J].
师庆东 ;
吕光辉 ;
潘晓玲 ;
程维明 .
干旱区地理, 2003, (03) :264-268
[4]   基于NOAA/AVHRR数据的地表覆盖变化检测方法与监测 [J].
阎福礼 ;
李震 ;
邵芸 ;
范湘涛 ;
卢华复 ;
岳焕印 ;
李新吾 .
遥感信息, 2003, (03) :15-18+63
[5]   利用FVC和DEM对中国新疆南部植被的分类研究 [J].
师庆东 ;
吕光辉 ;
韦如意 ;
潘晓玲 ;
张旭 .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80-284
[6]   过去21a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动态监测与模拟 [J].
马明国 ;
董立新 ;
王雪梅 .
冰川冻土, 2003, (02) :232-236
[7]   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荒漠化动态变化遥感研究——以策勒县为例 [J].
丁建丽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熊黑钢 ;
海米提·依米提 .
遥感学报, 2002, (01) :56-62
[8]   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J].
潘晓玲 .
第四纪研究, 2001, (04) :345-351
[9]   目估法测量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分析 [J].
章文波 ;
符素华 ;
刘宝元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402-408
[10]   近50a新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评估 [J].
胡汝骥 ;
樊自立 ;
王亚俊 ;
杨青 ;
黄玉英 .
干旱区地理, 2001, (02) :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