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BALIS的运营机制与发展模式
被引:2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守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国强
机构
:
[1]
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
来源
:
图书馆建设
|
2008年
/ 11期
关键词
: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
资源共享;
图书馆联盟;
运营机制;
发展模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250.73 [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
G253 [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BALIS)是目前全北京最新版本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它采取集中式门户平台与分布式服务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充分利用现有馆舍、馆藏和人力资源,成立了馆际互借、原文传递、资源协调及业务培训4个服务中心,服务范围遍及北京市80多所高校。保障BALIS可持续发展需要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良好的实践基础、充足的经费保障与完善的激励机制。它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将为国内其他地区建设以高校图书馆为主的区域性联盟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从理念走向现实——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A].熊丽;.图书馆的区域合作与共享国际研讨会.2004,
[2]
我国高校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建设模式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亚芳
王传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王传卫
[J].
图书馆,
2008,
(01)
: 65
-
67+80
[3]
论国外区域性图书馆联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华
[J].
情报杂志 ,
2007,
(04)
: 126
-
128
[4]
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合作实践与发展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海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红军
[J].
图书情报工作,
2007,
(03)
: 121
-
124
[5]
运用利益平衡机制促进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
莫泽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理学院图书室
莫泽瑞
[J].
新世纪图书馆,
2006,
(06)
: 31
-
34
[6]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燕今伟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
(04)
: 24
-
29
[7]
共享有限资源:Minitex模式的发展
陈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
陈肃
[J].
图书情报工作,
2004,
(07)
: 17
-
22
[8]
中美图书馆联盟比较研究.[D].赖朝新.四川大学.2005, 02
←
1
→
共 8 条
[1]
从理念走向现实——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A].熊丽;.图书馆的区域合作与共享国际研讨会.2004,
[2]
我国高校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建设模式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亚芳
王传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王传卫
[J].
图书馆,
2008,
(01)
: 65
-
67+80
[3]
论国外区域性图书馆联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华
[J].
情报杂志 ,
2007,
(04)
: 126
-
128
[4]
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合作实践与发展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海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红军
[J].
图书情报工作,
2007,
(03)
: 121
-
124
[5]
运用利益平衡机制促进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
莫泽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理学院图书室
莫泽瑞
[J].
新世纪图书馆,
2006,
(06)
: 31
-
34
[6]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燕今伟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
(04)
: 24
-
29
[7]
共享有限资源:Minitex模式的发展
陈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
陈肃
[J].
图书情报工作,
2004,
(07)
: 17
-
22
[8]
中美图书馆联盟比较研究.[D].赖朝新.四川大学.2005, 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