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坡地果园不同生草方式对土壤和果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黄炎和 [1 ]
杨学震 [2 ]
蒋芳市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土壤养分; 果实产量; 土壤流失;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2.029
中图分类号
S66 [果树园艺];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果园不同生草方式对土壤侵蚀、土壤肥力、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状覆盖与敷盖、全园覆盖、带状覆盖3种不同的生草方式都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且都有改良土壤肥力的效果;全园覆盖严重影响果树生长,其果实产量最低、品质最差;净耕处理尽管果树长势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但土壤流失严重。综合分析认为,带状覆盖与敷盖措施是较好的侵蚀坡地果园生草方式,值得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几个草种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J].
左长清 ;
马良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619-623
[2]   生草覆盖对果园土壤养分、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刘蝴蝶 ;
郝淑英 ;
曹琴 ;
赵国平 .
土壤通报, 2003, (03) :184-186
[3]   江西红壤坡地果园水土保持措施效益之研究 [J].
张贤明 ;
董文达 ;
李德荣 ;
刘士余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102-104
[4]   柑桔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研究 [J].
李国怀 ;
章文才 ;
刘继红 ;
胡德文 .
生态学杂志, 1997, (06) :7-12
[5]   果园生态栽培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周志翔 ;
李国怀 ;
徐永荣 .
生态学杂志, 1997, (01) :46-53
[6]   果园生草对幼龄龙眼园土壤肥力和树体生长的影响 [J].
陈清西 ;
廖镜思 ;
郑国华 ;
刘殊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44-47
[7]   侵蚀劣地果园套种绿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黄炎和 ;
卢程隆 ;
杨学震 ;
周太明 ;
沈林洪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2) :83-86
[8]   果园套种绿肥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的效益研究 [J].
周太明 ;
陈晶萍 ;
林永贤 ;
简跃民 ;
徐水根 ;
黄民粦 ;
蔡志发 ;
沈林洪 ;
林益民 ;
张逸民 .
福建水土保持, 1993, (04) :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