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松动圈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17
作者
王桦
程桦
荣传新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地下工程结构研究所
[2] 安徽理工大学地下工程结构研究所 安徽淮南
[3]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4] 安徽合肥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围岩松动圈; 马头门; 正演; 反演;
D O I
10.13199/j.cst.2008.03.57.wangh.001
中图分类号
P631.3 [电法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为了保持硐室的稳定性,确保硐室能够安全、正常使用,必须采用经济、合理的支护方式。基于围岩松动圈范围的大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对选择硐室支护方式的重要性,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的原理并结合地下硐室开挖与支护的施工特点,提出了利用锚杆钻机钻孔、锚固剂封闭孔口、压力容器灌注水泥浆、高密度电阻率法采集数据的松动圈测试技术,研究了硐室开挖与支护后其围岩的变形程度与导电性的关系。将该技术应用于淮北矿业集团刘店煤矿副井马头门巷道松动圈的测试中。结果表明:处于弹性变形状态的围岩,其导电性会一定程度地增强(即电阻率减小);处于塑性变形状态的围岩,其导电性会显著地减弱(即电阻率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并行电阻率法的导水裂隙带适时探测技术研究 [J].
王桦 ;
程桦 ;
刘盛东 .
煤矿安全, 2007, (07) :1-5+9
[2]   邢隆石膏矿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超声波测试分析 [J].
张世雄 ;
张松 ;
赵克烈 .
铜业工程, 2005, (01) :18-21
[3]   高密度电法勘察岩土工程实例 [J].
陈泉霖 ;
陈新奇 .
中国煤田地质, 2004, (06) :55-57
[4]   亭南矿副井马头门稳定性分析 [J].
吴翔天 ;
谷栓成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4, (05) :34-36
[5]   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与探讨 [J].
贾颖绚 ;
宋宏伟 .
西部探矿工程, 2004, (10) :148-150
[6]   峒室围岩松动圈震波探测技术与应用 [J].
张平松 ;
刘盛东 ;
吴荣新 ;
郑刘根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01) :54-56
[7]   树脂锚固剂及在潞安五阳煤矿的应用 [J].
刘翠现 ;
汪健民 ;
郑玉 .
煤矿开采, 2002, (03) :36-37+40
[8]   高密度电阻率法观测煤层上覆岩层破坏 [J].
刘盛东 ;
吴荣新 ;
张平松 ;
孙兴平 ;
徐翀 .
煤炭科学技术, 2001, (04) :18-19+22
[9]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应用技术[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董方庭等著, 2001
[10]  
矿井直流电法勘探[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岳建华,刘树才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