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44
作者
姜文候
吴兆苏
机构
[1] 南京农学院,南京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稳定性参数; 适应性; 参试品种; 产量; 稳产性; 产量性状; 长江下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 Eberhart—Russell 的模式和方法分析了长江下游地区1981~1982年区域试验中6个小麦品种的稳产性。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在11个地点进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两种产量稳定性参数值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反映了各品种在本地区有不同的稳产性和适应性。产量与两种稳定性参数之间并没有相关性。有的品种表现了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在本地区,每穗粒数和粒重的稳定性对品种的稳产性影响较大。通过研究认为这种分析方法应该可以作为研究品种的稳产性和适应性的有价值的手段,利用区域试验的数据进行这样分析的结果会有助于对参试品种作出较全面的评价,以便加以合理的推广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2]  
Cultivar x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in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J] . A. T. Obilana,M. M. El-Roub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