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豹地区延长组长3储层的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被引:19
作者
刘林玉
王震亮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残余孔隙; 溶蚀孔隙; 白豹地区;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8.01.01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1 ;
摘要
目的探讨砂岩成岩作用阶段划分、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方法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包裹体测温和镜煤反射率对储层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的长3砂岩储层处于中成岩A期阶段,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它们对储层孔隙结构具有很强烈的影响作用。结论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该区砂岩成为致密型储层,但早成岩阶段形成的绿泥石膜保护了一些砂岩的原生孔隙,从而使长3绿泥石胶结相储层中发育残余孔隙;晚成岩A期强烈的溶蚀作用使高岭石胶结相储层中发育溶蚀孔隙,从而在储层中形成孔隙发育带,构成了油气聚集的必要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