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结构与影响产量的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16
作者
王萍 [1 ]
那济海 [1 ]
朱海霞 [1 ]
闫平 [1 ]
纪仰慧 [1 ]
李廷全 [2 ]
李百超 [2 ]
董杰 [1 ]
机构
[1]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黑龙江省气象局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种植结构; 气象因子;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8.04.015
中图分类号
S16 [农业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通过黑龙江省1949~2006年粮食产量结构分析及近30年的粮食单产与5~9月气象要素相关分析,得出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的波动主要取决于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波动及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1949年以来,在粮食作物中,玉米和大豆所占比例变化不大,水稻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春小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90年代以后则急速下降;水稻的单产最高,其次是玉米,再次是春小麦,大豆单产最低;从单产的增减趋势来看,各种粮食作物单产基本呈逐步增长的趋势。影响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丰歉的主要气象因子为6月平均温度9、月降水量、5月和6月日照时数。
引用
收藏
页码:449 / 4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晚稻单产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J].
杨霏云 ;
王建林 .
气象科技, 2005, (05) :433-436
[2]   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降水异常特征分析 [J].
汪宏宇 ;
龚强 .
气象科技, 2005, (04) :345-349+354
[3]   中国粮食总产量结构分析与丰歉评估 [J].
王建林 ;
太华杰 .
气象, 1998, (12) :8-13
[4]   近4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初步分析 [J].
张宇 .
中国农业气象, 1995, (03) :1-4
[5]  
黑龙江省气候与农业[M]. 气象出版社 , 陈立亭,孙玉亭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