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油藏非活塞式水驱驱替效率研究

被引:14
作者
周英芳 [1 ,2 ]
方艳君 [1 ,2 ]
王晓冬 [1 ,2 ]
周丛丛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层油藏; 达西定律; 等饱和度面运动方程; 驱替效率;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9.01.026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很多储层都是由完全间隔开的砂层组成的。准确计算水驱驱替效率将为高效合理地开发该类油藏提供理论依据。建立线性多层非活塞式水驱驱替模型,运用达西渗流理论可确定各油层的水驱注入量;综合运用各层等饱和度面运动方程和Welge-Craig方程分析各层的水驱驱替状况与总体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算例分析表明,在总注入量一定的情况下,绝对渗透率和油层厚度是影响各油层注入量的主要因素。储层渗透率越大,驱替效果越好;油层厚度对驱替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远没有储层渗透率那么大,薄层的驱替效率稍好于厚层。应用所介绍的方法可以准确简单地评价多层油藏的各油层水驱开发动用状况,从而为预测多层油藏极限采收率和合理选择调剖堵水等工艺的时机提供理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9+93+117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多层油藏水驱驱替效率计算新方法 [J].
周英芳 ;
刘志军 ;
茆春锦 ;
王晓冬 ;
张博 .
特种油气藏, 2008, (03) :72-75+109
[2]   低含油饱和度砂岩油藏水驱特征实验 [J].
孙志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105-107+118
[3]   利用孔隙级网络模型研究油水两相流 [J].
陶军 ;
姚军 ;
李爱芬 ;
赵秀才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2) :74-77+116
[4]   多层水驱油实验在桥口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J].
马贤圣 ;
呼舜兴 ;
耿师江 ;
侯平舒 ;
李文东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47-49+91
[5]   用地震法监测水驱薄互层油藏剩余油的可行性研究 [J].
石玉梅 ;
刘雯林 ;
姚逢昌 ;
甘利灯 .
石油学报, 2003, (05)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