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中北部高级变质岩区的构造区划及其晚太古代构造演化

被引:17
作者
李江海
钱祥麟
翟明国
郭敬辉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高压麻粒岩,构造区划,晚太古代,构造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 [大地构造分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区域构造编图及重点地段的详细研究,在华北克拉通中北部识别出一条NNE向的构造带——龙泉关-桑干带,它以大规模的韧性剪切带网络、重熔钾质花岗岩带、数量众多的高压麻粒岩构造透镜体或岩片为特征。剪切带以低角度逆冲为主,矿物拉伸线理指示运动方向为NW-SE向。这些剪切带造成东西两侧基底杂岩与表壳岩系包括孔兹岩系的广泛构造叠置,以及高压麻粒岩的近等温减压上隆。从更大的范围看,龙泉关-桑干带处于鄂尔多斯克拉通和阜平-赞皇克拉通之间,并且被五台-吕梁裂谷型绿岩带截切或不整合覆盖。该带应形成于晚太古代,记录了上述两个克拉通斜向拼合的构造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