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驱油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38
作者
王艳辉
陈亚平
李少池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火烧油层; 燃烧; 特征; 驱油效率; 实验室试验; 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原油氧化釜及火烧驱油装置进行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原油燃烧的影响和不同的燃烧方式、水气比条件下的火驱前缘特征及驱油特征。研究实验结果认为,原油低温氧化与高温燃烧之间的临界温度为380~450℃;两个阶段的特征可用产出气体中CO2与O2的含量来反映,低温氧化时CO2含量低于6%,O2利用率低于75%~80%,高温燃烧时CO2含量高于12%,O2利用率接近100%。与干式燃烧相比,湿式燃烧不仅提前了产油的见效时间,而且提高了平均产油速率,表明火烧前缘下游的蒸汽带对驱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减少燃烧带的宽度和燃烧峰值温度,从而降低空气耗量和空气油比,又能提高驱油效率。实验表明,合理的水气比(以标准状态下的气体积计)应为1.65kg/m3左右。图4表2参3(王艳辉摘)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4+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热力采油.[M].(美)帕拉茨(Prats;M.)著;王弥康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