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氮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30
作者
黄云凤 [1 ]
张珞平 [2 ]
洪华生 [2 ]
陈求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2]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典型小流域; 土地利用结构; 氮流失;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6.07.006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非点源流失的氮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子之一,而土地利用方式往往对氮的流失产生重要影响。本课题在福建省九龙江流域遴选了4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小流域,通过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的小流域氮的流失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氮、可溶态氮和泥沙结合态氮的浓度通常比径流先达到峰值,然后开始降低;氮的流失以可溶态氮为主(占73%98.3%),因此其流失量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与雨强关系不大;土地利用方式对氮的流失有明显影响,一般植被覆盖度提高可以降低流失,而农业活动会加剧流失;此外,在高植被覆盖度的天然林地,氮的流失呈现出以泥沙结合态为主。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布置是九龙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01 / 806+812 +8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施用有机氮肥条件下地下排水中硝态氮流失的模拟研究 [J].
王少丽 ;
许迪 ;
SOPrasher ;
Ali Madani .
水利学报, 2006, (01) :89-96
[2]   生态水力学耦合模型及其应用 [J].
陈求稳 ;
欧阳志云 .
水利学报, 2005, (11) :4-10
[3]   不同土地利用对流域土壤侵蚀和氮、磷流失的影响 [J].
黄云凤 ;
张珞平 ;
洪华生 ;
陈能汪 ;
黄金良 ;
曾悦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735-739
[4]   丘陵地区流域土地利用对氮素径流输出的影响 [J].
杨金玲 ;
张甘霖 ;
张华 ;
赵玉国 .
环境科学, 2003, (01) :16-23
[5]   不同农作方式红壤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 [J].
袁东海 ;
王兆骞 ;
陈欣 ;
郭新波 ;
张如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863-866
[6]   巢湖流域农业活动与非点源污染的初步研究 [J].
阎伍玖 ;
鲍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4) :129-132
[7]   我国南方6省农田养分平衡现状评价和动态变化研究 [J].
鲁如坤 ;
时正元 ;
施建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2) :63-67
[8]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9]  
环境水文学[M].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沈晋等编著, 1992
[10]  
Effects of land-use change on nutrient discharges from the Patuxent River watershed[J] . Donald E. Weller,Thomas E. Jordan,David L. Correll,Zhi-Jun Liu.Estuaries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