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立体心电图分析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的电生理特性
被引:3
作者:
蒋鹏
[1
]
夏云龙
[1
]
张树龙
[1
]
洪丽
[1
]
丛培鑫
[1
]
王莹琦
[1
]
高连君
[1
]
陈善研
[2
]
杨延宗
[1
]
机构:
[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传导时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7 [心律失常];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应用立体心电图(three-dimensional electrocardiogram,3D-ECG)分析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传导时间、心房除极角度和振幅的变化。方法入选在住院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3例,对照组患者15例。分别应用立体心电图仪记录窦律下的立体心电图,分析后比较两组患者心房传导时间,P波除极振幅及角度。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超声心动图中左心房内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左心房内径无显著差异。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心房传导时间分别为123.75±11.67msvs.111.39±13.52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心房除极角度、振幅上,两组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患者P环初始部的运行方向与泪点疏密程度无明显变化,但在P环中间至终末部分,P环运行方向及泪点疏密出现明显变化,并且可看到明显的曲折、弯曲。但在除极末20ms的振幅,房颤患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05±0.013mvvs.0.036±0.014mv,p<0.05),除极末30ms、40ms处两组振幅无显著差异。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可以出现心房传导时间延长、心房除极末振幅的改变和立体三维P环运行方向及泪点疏密程度的变化,提示其相关的基质变化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立体心电图机可以对心房传导时间及心房除极角度、振幅进行无创的整体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