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悬浮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与转化

被引:14
作者
杨逸萍
胡明辉
机构
[1] 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
关键词
磷; 河口悬浮物; 化学形态; 生物可利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 [海洋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2 ;
摘要
本文研究长江口和九龙江口悬浮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化与释放。结果表明,长江口和九龙江口悬浮物中易于溶解释放的非磷灰石无机磷分别占总磷含量之21.3%和48.1%。水体盐度增大、缺氧环境以及海洋浮游植物渗出物和海洋细菌的作用,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悬浮物中磷释放到水相,同时引起固相内部磷形态的转化。文中对悬浮物中磷的潜在生物可利用形态也作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与分布 [J].
陈淑美 ;
傅天保 ;
林建云 .
台湾海峡, 1991, (03) :43-47
[2]   河口区水体中磷酸盐的缓冲机制 [J].
崔红 ;
孙秉一 .
海洋湖沼通报, 1991, (01) :77-84
[3]   大亚湾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 [J].
何清溪 .
海洋环境科学, 1990, (04) :6-10
[4]   厦门湾受污沉积物中磷的释放 [J].
林月玲 ;
吴瑜端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1) :71-75
[5]  
Available soil phosphorus for planktonic blue-green algal In eutrophlc lakewater samples. Krogstad Tand Lovstad O. Arch, Hydrobiol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