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用地潜力形成机制及内涵分析

被引:7
作者
刘琼
欧名豪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潜力; 机制; 内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依据城市经济学的原理,剖析了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潜力的形成机制,认为城市边界的过度扩张和城市内部住宅密度提升是潜力的两大来源,并据此对潜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将其划分为过度扩张潜力和再开发利用潜力两种类型。挖掘城镇建设用地潜力的关键在于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一级市场和在旧城改造中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谢敏 ;
郝晋珉 ;
丁忠义 ;
杨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117-120
[2]   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探讨 [J].
郭爱请 ;
葛京凤 .
资源科学, 2006, (04) :65-70
[3]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J].
谭荣 ;
曲福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3-11
[4]  
城市密度及其形成机制:城市发展静态和动态模型[J]. 丁成日.国外城市规划. 2005(04)
[5]   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述评 [J].
刘海龙 .
城市问题, 2005, (03) :67-72
[6]   土地应该怎么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标评价 [J].
林坚 ;
陈祁晖 ;
晋璟瑶 .
中国土地, 2004, (11) :5-8
[7]   城市住宅密度的空间分异 [J].
杨钢桥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53-55+81
[8]   土地价值与城市增长 [J].
丁成日 .
城市发展研究, 2002, (06) :48-53
[9]   城市建设过程中节约用地途径探讨 [J].
年福华 ;
姚士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 (01) :18-21
[10]   新经济时代美国城市的发展趋势与理论 [J].
谢景锋 .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02) :26-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