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碳酸盐反应和pH值

被引:5
作者
刘峥
吕忆农
韩苏芬
张指铭
唐明述
机构
[1] 南京化工学院硅酸盐工程系
关键词
碱—集料反应; 碱—碳酸盐反应; pH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热力学计算表明,碱—碳酸盐反应的AG2980=-12.19kJ。这是去白云石化反应得以进行的化学推动力。文中列出了计算所得的白云石稳定区和不稳定区的范围。由此得出,溶液中的pH愈高,CO32-浓度愈低,则白云石愈不稳定。这就从理论上阐明了为什么水泥中碱含量愈高,碱—碳酸盐反应愈烈,膨胀破坏作用就愈大。混合材掺量很高时,才能显著降低水泥石液相中的pH值,从而缓和碱—碳酸盐反应。这再一次证明碱—碳酸盐反应与去白云石化密切相关。实验和理论证明,碱—碳酸盐反应是由于去白云石化在原地产生,这种局部化学反应和结晶压是引起膨胀的根本原因。要抑制碱—碳酸盐反应,防止混凝土工程遭受破坏,最根本的途径是采用高混合材掺量的低碱水泥。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63rd Edition, CRC Press. Weast R C ed. . 1982
[2]  
Alkali Reactivity of Carbonate Rocks-Expansion and Dedolomitization, Hwy, Res.Bd. Hadly D W. Proc . 1961
[3]  
Basic Chemistry of Reactions of Aggregates in Portland-Cement Concrete.ASTM. Hansen W C. I Materials .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