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含煤岩系变形分区

被引:30
作者
曹代勇
景玉龙
邱广忠
张德民
王永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关键词
煤系,变形分区,煤田构造,改造,板内变形;
D O I
10.13225/j.cnki.jccs.1998.05.001
中图分类号
P618.110.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煤炭资源评价和开发角度,提出煤系变形分区的概念,讨论了华北、华南、东北和西北等四大主要聚煤区煤系变形分区的基本特征.我国大陆范围内的煤系变形分区组合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以稳定“地台”为基底的同心环带结构;②以构造活动带为基底的平行条带结构.受中国大陆岩石圈地球动力学格局控制,煤系变形分区的平面展布划分为东部北东向改造区、西部北西向改造区和中部过渡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华北聚煤区南缘(豫皖)逆冲推覆构造带 [J].
曹代勇 ;
高文泰 ;
王昌贤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1, (01) :31-38
[2]   河南省西部煤田新生代断块掀斜运动 [J].
曹代勇 ;
王昌贤 .
煤炭学报, 1988, (03) :26-32
[3]  
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王双明主编;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4]  
沁水煤田东部构造特征研究.[M].曹代勇等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5]  
中国煤田的形成与分布.[M].王煦曾等著;.科学出版社.1992,
[6]  
河南省晚古生代聚煤规律.[M].郭熙年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7]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