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中的“中国模式”:战略、机制与架构

被引:6
作者
石磊 [1 ]
张翼 [1 ]
寇宗来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模式; 发展战略; 治理机制; 演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中国模式"已日益引起关注,统一的发展战略与"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的治理模式构成其基本构架。在改革探索的实践中,中国模式形成了政策形成机制和激励机制两种具体的治理机制,并表现出三个明显的演进特征:通过不断学习形成的自我发展性质、"从谈判到规则"的利益协调性质和"从数量到效率"的竞争性质。两种治理机制和三个演进特征使中国模式具有极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随着客观条件、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中国模式就具有了可持续性,作为一种发展中的理论构架,其不仅能够指引中国的未来,而且体现出理论本身的一般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1+187 +187-1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英)麦迪森(Maddison;A.)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M].陆铭等;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  
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M].姚洋; 著.格致出版社.2008,
[4]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吴敬琏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5]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6]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人民出版社.1982,
[7]   Does competition for capital discipline governments? Decentr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public policy [J].
Cai, HB ;
Treisman, D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 95 (03) :817-830
[8]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 [J].
王永钦 ;
张晏 ;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世界经济, 2006, (10) :3-20+95
[9]   关于“中国模式”的思考 [J].
俞可平 .
红旗文稿, 2005, (19) :13-15
[10]   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J].
李善同 ;
侯永志 ;
刘云中 ;
陈波 .
经济研究, 2004, (11) :78-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