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与社会管理创新

被引:10
作者
李景治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中国社会形态; “单位社会”; “公民社会”; 社会管理改革与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中国社会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但以"单位社会"为主体的格局依然存在。由于"单位社会"与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密切联系在一起,是执政党生存发展和执政的牢固基础,也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支柱,在保持其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无疑是必要的。被称作"公民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是客观存在的,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公民社会"。力求在传统体制之外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使之成为我国社会形态的主体,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且面临较大的政治风险。应当在执政党的统一领导下,引导各类社会组织融入社会主流,同群众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协调发展,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社会形态格局。要适应社会形态多元化的趋势,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其总的要求是,"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7+251 +251-256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J].
周永康 .
求是, 2011, (09) :5-11
[2]   从政治领导到政治管理 [J].
李景治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05) :101-109
[3]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 [J].
俞可平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06) :14-22
[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胡锦涛; 报告.民族出版社.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