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DVI的不同火烧强度下大兴安岭林火迹地森林景观恢复

被引:15
作者
解伏菊
肖笃宁
李秀珍
王绪高
夏少华
赵玉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大兴安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3] 大兴安岭图强有限责任公司森林经营公司 沈阳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6] 沈阳
[7] 加格达奇
[8] 图强
关键词
火烧强度; NDVI; 森林景观; 恢复;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5.0270
中图分类号
S762 [林火];
学科分类号
0838 ;
摘要
利用LANDSATTM影像,通过分类、提取森林景观类型及NDVI值,在较大尺度上探讨了火烧区火烧强度与森林景观格局、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表明,火烧区森林总体恢复情况较好。恢复状况与火烧强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火烧强度越高,恢复状况越差。重度火烧区的针叶林景观所占比重低且生长状况较差;沼泽面积高于未火烧对照区,这一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在全球变化气温升高的背景下,应防止寒温带针叶林的退化以及林地沼泽化。在三种主要森林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中,针阔叶混交林是生长状况最好的,标志着火烧迹地正由演替的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
引用
收藏
页码:368 / 3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J].
罗菊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105-111
[2]   利用TM数据提取粤西地区的森林生物量 [J].
郭志华 ;
彭少麟 ;
王伯荪 .
生态学报, 2002, (11) :1832-1839+2022
[3]   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植被生境质量变化的研究——以策勒县为例 [J].
丁建丽 ;
塔西甫拉堤·特依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1, (04) :6-11
[4]   大兴安岭林区火烧迹地植被变化研究 [J].
杨树春 ;
刘新田 ;
曹海波 ;
郭宝英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1) :3-5
[5]   林火灾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J].
温广玉 ;
郑焕能 ;
曹仁杰 ;
陈华豪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6, (02) :62-67
[6]  
遥感数据的计算机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彭望?编著, 1991
[7]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对植被影响分析 [J].
关克志 ;
张大军 .
环境科学, 1990, (05) :82-88
[8]   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火灾对冻土水热状况的影响 [J].
周幼吾 ;
梁林恒 ;
顾钟炜 ;
梁凤仙 ;
张齐兵 .
冰川冻土, 1993, (01) :17-26
[9]   大兴安岭北坡火烧迹地自然与人工干预下的植被恢复模式初探 [J].
王绪高 ;
李秀珍 ;
孔繁花 ;
李月辉 ;
石秉路 ;
高振岭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30-34
[10]   林火发生次数、燃烧面积的时域化分析 [J].
张思玉,居恩德,舒立福,王丽俊 .
森林防火, 1994, (01)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