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标准——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

被引:10
作者
张印
周羽辰
孙华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 生态补偿标准; 最佳生态经济施氮量; 外部性; 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65 [环境保护标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农田氮素流失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国内外农田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愈显迫切。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不能简单地照搬点源污染的方法,须针对非点源污染本身具有的强烈外部性及复杂、广泛、不易监测等特征,探究与非点源污染特征规律相对应的对策。生态补偿作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一种公共政策工具,对于内化外部效应具有良好的效果。以农户减少一定程度的氮肥施用量获得政府补偿为切入点,论证了农户减少氮肥用量到最佳生态经济施氮量是获得补偿的依据;以宜兴市为实证对象,运用意愿调查评估法和成本-收益法相结合的方式测算了农户参与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表明:(1)宜兴市主要粮食生产的最佳生态经济施氮量为375.6 kg/hm2,农户参与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补偿额度理论值为620.0—7098.0元/hm2;(2)68.3%的受访农户愿意接受补偿而减少氮肥用量,受偿意愿与种田经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正相关;(3)愿意接受补偿的农民中50.7%选择氮肥量减少到最佳生态经济施氮量,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补偿标准为620.0元/hm2。
引用
收藏
页码:7327 / 73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农田生态补偿额度测算——以武汉市的调查为实证 [J].
蔡银莺 ;
张安录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2) :177-189
[2]   环境友好农业生产方式生态补偿标准探讨——以崇明岛东滩绿色农业示范项目为例 [J].
沈根祥 ;
黄丽华 ;
钱晓雍 ;
潘丹丹 ;
施圣高 ;
MLGullino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5) :1079-1084
[3]   化肥投入的环境经济分析 [J].
张云芳 ;
曹文志 .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 (02) :41-43
[4]   中国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估算 [J].
赖力 ;
黄贤金 ;
王辉 ;
董元华 ;
肖思思 .
土壤学报, 2009, 46 (01) :63-69
[5]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补贴政策 [J].
王晓燕 ;
曹利平 .
水资源保护, 2008, (01) :34-38
[6]   城乡交错区蔬菜生态系统氮循环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张东升 ;
史学正 ;
于东升 ;
黄标 ;
赵永存 ;
黄耀 ;
Ingrid born ;
Martin Larsson .
土壤学报, 2007, (03) :484-491
[7]   符合经济生态效益的农田化肥施用量 [J].
向平安 ;
周燕 ;
郑华 ;
燕惠民 ;
黄璜 ;
黄清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2059-2063
[8]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 [J].
李双成 ;
傅小锋 ;
郑度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297-304
[9]  
太湖地区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及环境经济分析[J]. 吕耀,程序.上海环境科学. 2000(04)
[10]  
太湖地区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及环境经济分析[J]. 吕耀,程序.上海环境科学. 200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