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河下游河道的改造与“二级悬河”的治理

被引:26
作者
高季章
胡春宏
陈绪坚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黄河下游; 二级悬河; 成因; 治理对策; 河道改造; 水沙资源; 优化配置;
D O I
10.13244/j.cnki.jiwhr.2004.01.002
中图分类号
TV85 [治河方法(河道整治)];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本文对黄河下游滩地分布和"二级悬河"的发展过程、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水沙条件变化是形成"二级悬河"的主要原因,生产堤和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建加速了"二级悬河"的发展,要立足于下游、着眼于全流域,从水沙优化配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发展与黄河治理开发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探讨"二级悬河"的治理。在系统分析和总结"二级悬河"和下游河道治理各种设想和措施的基础上,指出今后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方向是进行河道的改造。下游河道治理已进入宽河道与窄河道相结合、综合治理滩区,逐步向窄河道发展的时期,"二级悬河"的治理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具体设想是:通过下游河道的改造,滩区的综合治理,形成由现有宽河道、改造后窄河道和窄深主河槽三者相结合的输水输沙和滞洪淤沙系统。并提出了下游河道改造与"二级悬河"治理的具体措施和技术指标,以及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成因及治理对策[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黄河水利委员会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