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我国自育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分析

被引:62
作者
杨伟华
项时康
唐淑荣
熊宗伟
胡育昌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河南安阳
[3] 河南安阳
关键词
棉花; 陆地棉; 纤维品质; 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从“六五”到“九五”期间 ,我国自育陆地棉品种的纤维主体长度或 2 .5 %跨距长度主要集中在2 7~ 30 mm,断裂比强度集中在 1 7~ 2 3c N· tex- 1,麦克隆值集中在 3.7~ 4.9。总体来讲 ,品种品质在纤维长度的阈值、比强度平均值和上限值几个指标上在不断进步 ,麦克隆的阈值呈加宽趋势。与美国棉花品种相比 ,我国品种的纤维长度占有优势 ,比强度略有逊色 ,麦克隆值分布较宽。我们的最大缺陷在于缺少长度在 31 mm以上 ,比强度在2 5 c N· tex- 1以上的陆地棉品种。为满足纺织工业的多种需求 ,迎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们必须及时地调整我们的品种与种植结构 ,尤其要重点培育和推广一批 2 .5 %跨长在 31 mm以上 ,比强度在 2 5 c N· tex- 1以上 ,麦克隆值在 3.7~ 4.2之间的特优质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建设成就和“十五”计划建议 [J].
毛树春 .
中国棉花, 2000, (12) :2-5
[2]   论我国棉花质量现状 [J].
项时康 ;
余楠 ;
胡育昌 ;
唐淑荣 ;
熊宗伟 ;
杨伟华 .
棉花学报, 1999, (01) :2-11
[3]   科技对发展我国棉花生产的重大作用 [J].
汪若海 .
中国棉花, 1997, (04) :2-4
[4]  
棉花优质高产的理论与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蒋国柱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