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智采工作面技术架构研究

被引:119
作者
葛世荣 [1 ,2 ]
张帆 [1 ,2 ]
王世博 [3 ]
王忠宾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智慧矿山与机器人研究院
[3]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智采工作面; 数字孪生; 人机交互; 数字主线; 智能采矿系统;
D O I
10.13225/j.cnki.jccs.ZN20.0327
中图分类号
TD823.97 [];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系统自主运行和人机交互能力,达到真正的无人化开采境界,提出数字孪生智采工作面系统(Digital Twin Smart Mining Workface)的概念、架构及构建方法,融合应用5G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仿生智能技术,从而搭建一个智采工作面的数字孪生远程操作平台。首次定义数字孪生智采工作面是一个数据可视化、人机强交互、工艺自优化的高逼真采煤工作面三维镜像场景,它由物理工作面、数字工作面和数据信息3个部分组成。介绍了DTSMW系统涉及的物理工作面、虚拟工作面、孪生数据、信息交互、模型驱动、边缘计算、沉浸式体验、云端服务、信息物理系统、智能终端等10项关键技术。新的DTSMW系统具有开采过程仿真、优化和监控功能,可以实现开采工艺数字孪生、开采过程数字孪生、设备性能数字孪生、生产管理数字孪生和生产安控数字孪生。研究了智采工作面的仿生智能特性,阐述了物理模块(躯干)、信息模块(大脑)、通信模块(神经)、控制模块(脑肌)、孪生模块(映像)的基本功能特征,特别描述了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的仿生智能要素。针对DTSMW系统数据的高度依赖性,首次将智采工作面复杂信息归纳为3条信息流,用于描述采煤过程的环境、控制和能量状态。环境信息流和控制信息流来自煤岩体对采煤机、液压支架、煤流运输机组的输入信息及其调控信息,能量信息流来自开采装备对煤层、岩层变量调控所产生的能量交换状态信息。针对智采工作面的巨大信息流量,提出了管理DTSMW信息流的数据主线(Digital Thread)方法,将信息流的数据分为周期性数据、随机性数据和突发性数据进行建模处理,以确保数字孪生智采工作面的数据驱动及稳定运行。通过对比分析,DTSMW系统比现有远程集控中心的智能性提高了一个层次,可为中级智采工作面实现无人化运行提供新的监控系统架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925 / 193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5G“智慧矿山”破10项管理瓶颈 [J].
冯宇峰 ;
李明泽 ;
李惠云 .
劳动保护, 2019, (12) :90-92
[2]   基于5G的车联网体系架构及其应用研究 [J].
刘琪 ;
洪高风 ;
邱佳慧 ;
苏伟 ;
温琦丽 .
移动通信, 2019, 43 (11) :57-64
[3]   数字孪生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 [J].
Henry Canaday ;
李韵 .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19, (10) :15-16
[4]   8.8m智能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与装备 [J].
杨俊哲 .
煤炭科学技术, 2019, 47 (10) :116-124
[5]   煤矿智能化开采模式与技术路径 [J].
王国法 ;
庞义辉 ;
任怀伟 .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20, 2 (01) :5-19
[6]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矿井图像重构方法 [J].
张帆 ;
徐志超 .
煤炭学报, 2019, 44 (11) :3614-3624
[7]   煤矿智能化(初级阶段)研究与实践 [J].
王国法 ;
刘峰 ;
孟祥军 ;
范京道 ;
吴群英 ;
任怀伟 ;
庞义辉 ;
徐亚军 ;
赵国瑞 ;
张德生 ;
曹现刚 ;
杜毅博 ;
张金虎 ;
陈洪月 ;
马英 ;
张坤 .
煤炭科学技术, 2019, 47 (08) :1-36
[8]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J].
罗韶杰 ;
张立臣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9, 36 (08) :1-7+30
[9]   基于数字孪生的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设计与运行模式 [J].
谢嘉成 ;
王学文 ;
杨兆建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9, 25 (06) :1381-1391
[10]   视频目标跟踪技术综述 [J].
李均利 ;
尹宽 ;
储诚曦 ;
汪鸿年 .
燕山大学学报, 2019, 43 (03) :25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