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煤层采场过上覆T形煤柱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37
作者
鞠金峰 [1 ,2 ]
许家林 [1 ,2 ]
朱卫兵 [1 ,2 ]
王晓振 [1 ,2 ]
刘文涛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T形交叉煤柱; 矿压规律; 集中应力; 关键层;
D O I
10.13199/j.cst.2010.10.12.jujf.018
中图分类号
TD323 [回采工作面压力];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为对大柳塔煤矿21306工作面过上覆T形交叉煤柱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运用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拟,从煤柱内应力分布角度对T形煤柱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覆走向煤柱区下的工作面来压呈现对称性分布,且支架载荷普遍大于采空区下对应支架;上覆倾向煤柱区下的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分别在进入倾向煤柱、煤柱正下方以及出倾向煤柱呈现出3阶段不同的来压特征。上覆倾向煤柱对采场矿压影响明显大于走向煤柱,因走向煤柱与倾向煤柱的影响作用叠加,T形煤柱交叉区对工作面来压的影响程度则介于两者之间。煤柱上的集中应力分布是造成走向煤柱区以及进入倾向煤柱阶段采场矿压显现规律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原因,而对于出倾向煤柱阶段工作面的动载矿压则是由于煤柱上方不稳定的关键块体结构的相对旋转运动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近距离煤层工作面出倾向煤柱动载矿压机理研究 [J].
鞠金峰 ;
许家林 ;
朱卫兵 ;
王晓振 .
煤炭学报, 2010, 35 (01) :15-20
[2]   上层煤柱下综放沿空回采巷道矿压规律研究 [J].
屠世浩 ;
王方田 ;
窦凤金 ;
袁永 ;
鲁岩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 (01) :1-5
[3]   煤柱集中载荷特征及其对巷道围岩应力的影响 [J].
张绪言 ;
张百胜 ;
康立勋 ;
李宏星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2009, (05) :6-8+97
[4]   煤柱诱发冲击地压的微震事件分布特征与力学机理 [J].
王存文 ;
姜福兴 ;
王平 ;
孔令海 ;
孙庆国 ;
孙春江 ;
张明 .
煤炭学报, 2009, 34 (09) :1169-1173
[5]   走向煤柱对近距离煤层大采高综采面矿压影响 [J].
王晓振 ;
许家林 ;
朱卫兵 ;
施喜书 ;
刘文涛 .
煤炭科学技术, 2009, 37 (02) :1-4+21
[6]   基于Voronoi图的不规则煤柱稳定性分析 [J].
彭小沾 ;
崔希民 ;
王家臣 ;
侯志鹰 ;
郎博 .
煤炭学报, 2008, (09) :966-970
[7]   近距离煤层开采斜交过上覆采空区煤柱矿压规律研究 [J].
王存权 .
中国煤炭, 2006, (02) :35-37+44+4
[8]   AH威尔逊煤柱设计公式探讨及改进 [J].
王旭春 ;
黄福昌 ;
张怀新 ;
张连贵 .
煤炭学报, 2002, (06) :604-608
[9]   局部煤柱下安全采煤技术 [J].
杨光玉 ;
贺兴元 .
煤炭科学技术, 2001, (10) :16-19
[10]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钱鸣高;石平五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