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潮滩湿地土壤酶活性的陆向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43
作者
刘存歧 [1 ]
陆健健 [2 ]
李贺鹏 [2 ]
机构
[1]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滩湿地; 沉积物; 土壤酶; 理化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长江口崇明东滩潮滩湿地表层沉积物的土壤酶活性和环境因子沿高程的陆向变化及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潮滩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全磷(TP)、全氮(TN)和有机质(OM)的含量,随着高程的增加,其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沉积物平均粒径(AGS)和溶解无机磷(DIP)含量逐渐降低。崇明东滩表层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沿高程梯度有增加的趋势,与沉积物平均粒径和溶解无机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反映出碱性磷酸酶活性受底物和产物并存机制的诱导或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高程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其活性与有机质、总氮、总磷呈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无机磷和沉积物平均粒径呈负相关(p<0.05),充分反映了随着演替的发展,沉积物的肥力逐渐增高的特点,也反映了沿高程梯度沉积物生物氧化作用逐渐增强。转化酶活性从藻类盐渍带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带变化并不明显,在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带略高。蛋白酶活性从藻类盐渍带到芦苇带有降低的趋势,蛋白酶活性的高低更决定于有机质中蛋白质的含量而与有机质总量无关,说明蛋白酶可能主要由硅藻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3663 / 36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净化污水机制研究 Ⅰ微生物类群和基质酶 [J].
吴振斌 ;
梁威 ;
成水平 ;
周巧红 ;
邓家齐 ;
詹发萃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2) :179-183
[2]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空间分布 [J].
梁威 ;
吴振斌 ;
周巧红 ;
詹发萃 ;
邓家齐 .
云南环境科学, 2002, (01) :5-8
[3]   广西英罗港不同红树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研究 [J].
何斌 ;
温远光 ;
袁霞 ;
梁宏温 ;
刘世荣 .
林业科学, 2002, (02) :21-26
[4]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土壤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及其相关分析 [J].
吴振斌 ;
梁威 ;
成水平 ;
贺锋 ;
傅贵萍 ;
陈辉蓉 ;
邓家齐 ;
詹发萃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5) :622-624
[5]   秋茄红树林土壤酶活性时空动态 [J].
张银龙 ;
林鹏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134-141
[6]   试论植物在潮滩发育演变中的作用 [J].
杨世伦 ;
陈吉余 .
海洋与湖沼, 1994, (06) :631-635
[7]   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其生化特性的研究 [J].
许光辉 ;
郑洪元 ;
张德生 ;
卢耀波 ;
李玉坤 ;
张淑贤 ;
刘增柱 ;
吴文芳 ;
赵振英 ;
李凤珍 ;
刘瑞君 .
生态学报, 1984, (03) :207-223
[8]  
中国湿地[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陆健健编著, 1990
[9]  
土壤酶学[M]. 科学出版社 , 周礼恺 编著, 1987
[10]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